|
遇到一个可敬的公益团体,他们向弱势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还自己研发许多课程放到网页上,供所有愿意参与的人下载。就在大家的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之时,团体发起者开始演示他们研发的一堂课程。
这堂课叫先解释什么叫淑女和绅士牛皮癣能否治愈,分别有什么特点,并用外国电影里的一些情节来展示淑女和绅士的形象。讲课的老师认为淑女应该有三个特点:善良、温柔和智慧。说到温柔她举了个例子:“男生把同桌女生最喜欢的笔弄断了,女生有两种表现,你们认为哪种更有效?一种是把男生大骂一顿(她绘声绘色地表演了一段女孩骂男孩的样子,大家都笑了),另一种是伤心地哭起来(她也表演了小女孩哭的样子),你们觉得哪一种会让男生有愧疚感?哪一种方式更温柔?哪一种才是淑女的表现呢?”
一群大女人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叫起来,十分不温柔:“不行啊,怎么能这样教孩子呢?为什么一定要哭才是温柔?为什么非要示弱来让男孩产生愧疚?”礼仪教育碰上女性主义,一时掰扯不清,好一顿激烈争论。
老师的理由是,这是一群没有经过基本素质教育的孩子,我们先要让他们懂得温柔的力量,至于男女平等,那是下一步的事。再说,老师一再强调这是老师的观点,孩子们也可以提出孩子的观点。
我们仍然不认同,性别教育与礼貌教育没有先后,都属于观念教育、素质教育,都应该潜移默化地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诠释礼仪的力量,不如在举例的时候让小女孩平静地对男孩说出自己的不满与不快,在现实生活中,这可能是比哭一场更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向孩子们示范了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应该是一种更完善的教学方案。
讨论结果是老师表示要好好考虑大家的意见,并对课程进一步改进,皆大欢喜。可这事仍然留下一些疑问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温柔是种什么样品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温柔?又凭什么非要用温柔二字来规范女性特质呢?
动不动哭肯定不是温柔,那叫软弱、懦弱。从小教给女孩示弱的方式,结果就是培养出那种靠博取他人同情来实现目的的女性,这其实是件挺可怕的事。真正的温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柔顺的感觉,即使表达反对意见也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温柔是美好的,温柔的女性是我们这个狂乱世界的至宝,她们那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不要说男人毫无招架之功,就连同性也会如沐春风。
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林志玲,让所有与她真实交往过的人喜欢,就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连刻薄的小S也表面讽刺暗中挺她。而林志玲的内心其实无比强大,任你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我们从小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孩子的,是这种内心的力量。
温柔是一种好的品质,但如果非要认为是女性专属并在观念上要求每位女性都具有,这就有点不妥了,即所谓“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对某个特定人群分类形成的固定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常常被某种传统观念主导,简单化、片面化是最大特点,说穿了就是一种偷懒的思维方式。
一旦人的认识被这种刻板印象所束缚,视野就会很局限了,更糟的是,刻板印象容易造成歧视,比如中国人熟知而痛恨的“东亚病夫”一词就是当年西方人对我们的一种刻板印象,歧视之意显而易见;又比如,我们常说的河南人如何如何,是不是也充满了歧视?事实上,并不如何如何的河南人多得很,这种偷懒的归纳方式实在是要不得。
有人说,那如果说女人温柔也是一种刻板印象,这一点也不歧视,反而是一种赞美。可是,不是每个女人都温柔,一再强调女人应该温柔,会对不具有温柔特质的女性形成一种歧视,它的潜台词是:“因为你没有每个女人都该有的品质,所以你是差劲的、不是一个好女人”这样的隐形意义,是不是歧视呢?
人的性格本来就多种多样,加上社会变化巨大,传统思维定势已经远远不能概括现代生活方式,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更是要不得。几年前李宇春在超女中的胜出给人们上了一堂癫痫手术治疗费用性别解放的社会课程,可惜这样的课还远远不够,而我们在思维上对性别解放接受得也远远不够。其实,男性可以坚强也可以不那么坚强、女性可以温柔也可以不那么温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