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历史文化及特色小食

[复制链接]
查看: 1944|回复: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4: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饮食文化  信阳菜
  信阳菜,从狭义上讲,是豫菜的一个流派,它的基本定义是地理意义上的信阳菜;从宏观上讲,它是个立体、综合的概念,包括物质层面上的信阳菜、文化层面上的信阳菜和技术层面上的信阳菜,从而独立于豫菜之外,自成一派。
  信阳菜内涵
  首先,物质层面上的信阳菜,包括信阳茶、信阳水、信阳菜(烹饪原料),这是构成信阳菜的基础与前提。信阳人之所以称之为信阳人,与他们饮茶、吃米、擅烹鱼类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又都与信阳人具体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其次,文化层面上的信阳菜,包括饮食心理、饮食习俗、饮食传说以及浸润其每一个细节的主流文化传统。
  信阳菜特点
  信阳菜以咸,烂,香,微辣,醇厚,味浓,色微重,滑爽为主味。与川菜相比较,微辣而不麻,似香辣范畴,与湘菜腊味相比,咸香而不含烟熏,与鄂菜相比胡椒的用量轻与鄂菜,与豫菜相比,口味稍咸偏重,偏辣。 信阳小吃  信阳小吃,代表有信阳热干面、罗山大肠汤、鸡蛋灌饼、信阳烤鱼、商城桶鲜鱼、信阳石凉粉、糍粑、藕粉等。
  信阳热干面,武汉热干面传入信阳之后,为信阳居民所喜爱,已成为信阳早餐主要食品。后经改造,味道、工艺、配料和武汉热干面已有很大的差异。 
  罗山大肠汤,是信阳罗山特产,主要由猪大肠,豆腐,豆皮,猪血及各种卤药制作而成,味道鲜美而不腥腻。
  信阳鸡蛋灌饼,是信阳原产,把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饼内,继续煎烙后烤制而成。
  信阳烤鱼,既保留了烤鱼特有的炭火香味和鱼肉的外焦里嫩,又避免了烤鱼常有的腥味和作料不容易入味的通病,而且把烧烤与火锅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信阳的烤鱼在室外吃更有味道,尤其是在夜市上,以南湾鱼最香。
  商城桶鲜鱼,“桶鲜鱼”,顾名思义就是在桶中经过腌制发酵而成的鱼。其半成品虽有腐烂的腥臭味,但做出的鱼肴却异香扑鼻,风味别具。桶鲜鱼的吃法有很多种,其中味道最为鲜美的要属“桶鲜鱼火锅”了。
  信阳石凉粉,是信阳特有的消暑甜品,也是最本土的特色小吃。石凉粉之所以得名,与这种食品无色无味,沁人心脾的清凉有关。
  信阳糍粑,是将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捣成泥状制作而成,是从中国南方客家地区传入的美食。 文化艺术  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分为革命历史情歌、民歌、新民歌、号子、山歌、田歌、水歌、灯歌、叫卖、小调、儿歌、时政歌、仪式歌、叙事歌等十余种。2010年6月,70余位信阳民歌手、48个节目赴京圆满完成了CCTV《民歌·中国》“魅力信阳”节目录制。2011年3月7日至9日“信阳民歌”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连续展播。
  信阳方言
  明末,“闯王”李自成攻陷光州(今信阳地区中东部)并进行屠城,清朝皇帝下令以江西等地百姓填之(时值湖广、闽、赣填四川),信阳地区现居民大多为江西南昌、九江人及闽、粤、赣交界处的客家人后裔,清朝初年的信阳地区的主体方言应为赣语和客家话,之后的数百年间,由于行政上属于河南且与安徽、湖北交往密切,逐渐形成了以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结合的方言,在学术上信阳方言被统一划归为中原官话信蚌片。 根亲文化  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5]。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陈姓、王姓、潘姓、孙姓、沈姓均起源于固始,闽台两地陈姓、王姓多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和闽王王审知的后人。据考证,黄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古黄国,即今天的河南潢川,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6],罗姓起源于罗山、赖姓起源于息县,蒋姓起源于淮滨。
  固始县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其后裔又渐次播迁到台港澳地区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欧美等地,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7]。信阳作为众多姓氏的发源地,根亲文化日益繁荣,已建成固始寻根博物馆、河南黄氏文化研究会以及位于信阳师范学院的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8],已经举办过三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罗山皮影戏  罗山皮影始于明代,据1982年版的《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至1566年)开始在信阳市的罗山县繁衍生长,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据《中国皮影志》介绍,我国皮影戏共分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其中,河南皮影戏就是以罗山为代表的罗山皮影戏。 豫南花鼓戏  豫南花鼓戏主要孕成于今光山县,因而又称光山花鼓戏,是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豫南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1953年,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参加中南大区汇演并被评为优秀剧目。 商城花伞舞  相传商城花伞舞起源于唐宋时期,商城籍商人从江浙沿淮而返,把江南雨伞带回,打伞以示炫耀,后民间演化为撑伞为舞。
  商城花伞舞源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繁荣于当今,已有上千年之历史,是中原乃至全国珍贵的民间文化瑰宝。1959年曾参加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获银质奖。 固始花挑舞  花挑舞,源自固始县,距今有近400年历史,道具是一支细软而有弹性的竹制扁担,缠以彩纸,两端各悬挂一只竹蓝,竹蓝外沿扎满彩花,表演时一女性担起“花挑”舞动。当地各乡镇均有表演“班社”,其中以蒋集为最。是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灶书《郭丁香》  灶书《郭丁香》起源于固始县,全诗长4838行,以反映郭丁香与灶王张万良婚姻爱情生活为主线,是中国唯一一部汉民族生活史诗,被誉为与《孔雀东南飞》齐名,是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法美术  固始县具有“中国书法之乡”美誉的文化大县。全县习爱书画者有10万余众,其中国家级会员34人,省级会员158人。他们曾数百次在全国性书画大展中展出作品或获奖,在全国展现了“固始书法群体”的形象,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固始书法群体现象的研讨和思考。绵延的大别山,孕育了别具特色的“罗山美术群体”。 影视动漫  2011年6月20日,在上海电影节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与信阳市委宣传部共同签订协议,正式启动合作开发建设鸡公山国际影视基地(万国文化影视小镇)、拍摄相关电影等一揽子项目,着手把信阳打造成电影中的城市。届时,由奥斯卡终身评委、三次金马奖得主卢燕担任总监制的第一部故事片《鸡公山传奇》也将正式进入拍摄,一场文化盛宴就此在信阳拉开帷幕。
  电影名称
  1.八月桂花遍地开
  导演 : 谢晓嵋
  主演:郭家铭 、张颖,马精武
  上映时间:2007年
  出品单位: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中共信阳市委市政府,中共信阳商城县委县政府
  2.杜鹃花飞(姐妹排)
  导演:贾小铁
  主演:刘滢、张文一、王丽桥
  上映时间:2011年7月28日
  出品单位:河南影视集团、中共信阳市委宣传部、中共信阳商城县,新县委县政府 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信阳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政府主办,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4月28日至30日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盛会相继由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电视台、人民网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以及香港商报等境外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信阳茶文化节自1992年开办,从2010年第18届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转播 分享 微信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