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节上评出的最大佛手果 钟成 摄 秋意渐浓,在“中国佛手之乡”金华市赤松镇北山口村,流水潺潺,绿树环绕,黄澄澄的佛手已经挂满枝头,飘出阵阵清香。 村民邢向阳正忙碌地把一盆盆精致的佛手盆栽,往村中的水塘边搬。在他占好的位置边上,已经竖起了一块显眼的招牌,上面印着自家金灿灿的佛手,还有姓名和联系方式。 “佛手节来了,把我们家佛手拿出来,好好亮个相。”邢向阳笑呵呵地说。在他的身边,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装点起了佛手盆景,等着在时隔20年后的金华山首届佛手节上,吸引更多的客户。 佛手论“株”卖 拍出了万元高价 作为“金华三宝”之一的金华佛手,一直都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为了更好地宣传金华佛手,促进佛手产业发展,26日上午,金华山首届佛手节在赤松镇北山口村隆重开幕。精彩的文艺演出,沁人心脾的佛手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 现场最吸引人的是金牌佛手大评比环节。经过“残酷”的PK赛,最终评选出最大的一只佛手,总重2.29千克。另一位农户带来的一株佛手盆栽,长了98个佛手,摘得单株挂果数量冠军,当场拍卖了万元。 与普通的佛手节不同的是,本次金华山佛手节可以看作是一次时隔20年的“致敬”。1998年,北山口村曾举办声势浩大的金华首届佛手节,打响了金华佛手的品牌。如今,20年过去,金华佛手产业从单纯的盆景、果实销售向精深加工、文化创意、休闲观光拓展,果农低小散的种植方式逐渐向规模化生产转型,让金华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佛手之乡”。 再次举办佛手节,寓意着金华地方佛手产业优势的崛起,通过品牌开发核心,打造“金华佛手”的升级模式。 小小佛手 花样创新产业链 我们注意到,在北山口村,村里越来越多佛手种植户不再只是单纯马路交易,而是将小小的佛手扩展成了种植、科研、销售、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链。 作为著名的“中国佛手之乡”,北山口村种植佛手的历史有30多年,全村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村民靠着“金佛手”走上致富道路。邢向阳正是最早一批把佛手搬到市区固定售卖的农户,“我在花鸟市场里开了店,更多是售卖经过造型的佛手盆栽。” 为了增加附加值,头脑活络的邢向阳外出自学了佛手造型技艺,别人家普通的佛手盆栽只能卖到几十元一盆,而他家的佛手高度适中,造型优美,树上结的果实多,没有低于100元的,有的甚至超过300元,依然顾客盈门。每天邢向阳站在自家的种植基地里,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购电话,佛手产品远销省内外。 “每年9月份佛手成熟的季节,村里就有不少外地客商前来采购佛手,目前全村近2/3的佛手盆景已经销售完毕。通过佛手节的举办,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北山口村的知名度,把村里传统的佛手产业进一步向精深加工及农旅转变。”北山口村村支书叶静忠介绍。 搭上农旅快车 打造“佛手+”产业链 而与种植大户不同的是,位于北山口村的农业龙头企业锦林佛手园,500亩的土地已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佛手种植基地,而是金华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佛手产业为依托,“锦林佛手”公司董事长张锦林巧妙地抓住了品牌+基地+旅游的创新产业模式,结合古建文化、田园休闲、亲子教学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集农旅产业新路子、新模式,带动了金华佛手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 “2017年锦林佛手园共接待游客47.8万人次,门票收入为108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其中通过接待游客带动产品销售收入375万元。”张锦林介绍,通过多年的种植研究,浙江锦林佛手有限公司已经掌握了成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生产经验,还开发出佛手养生茶、佛手蜜饯、佛手蜜炼等多个特色旅游商品,从而延长了佛手产业链。 在张锦林看来,金华市目前佛手种植面积约3000亩,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但仍处于线上线下同步驱动,区域品牌知名度尚未完全建立的升级关键期,未来还拥有着很多合作的潜能。金华佛手的做大做强需要坚持培育、打造金华佛手的品牌核心,强调设计创新,聚合佛手产供销要素,不断智造引领消费的佛手系列深加工产品,使得佛手产品线日趋多样化,同时转变思路构建全新的产业基地、人才梯队,由此汇聚大健康全产业的能量,让佛手产业集群形成品牌凝聚力,通过“金华伴手礼”为品牌开发核心,打造“金华佛手”的升级模式。
|